在大連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其中,新建成的大連錢幣博物館就是一處,關于這個博物館有很多故事。那么下面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大連錢幣博物館相關信息,大連錢幣博物館前身是什么?
在旅順地界數百座風格迥異、軼聞加身的百年老建筑中,位于萬樂街33號的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原址,無論建筑風格還是傳奇身世都不是談資最豐的,之所以聚焦于此,是因為與一些曾經神采奕奕、風流倜儻,如今破敗潦倒、捉襟見肘的老建筑相比,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舊址是比較幸運的,它基本保持了百年前建筑的外貌,恰到好處的斑駁與滄桑感讓它如同一位經歷豐富的后中年,越發顯現出其厚重、練達的紳士風度。
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舊址如今正面臨著再一次功能轉型,一家旅順當地的公司正著手對其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要將其改造成一座錢幣博物館,這座興建之初就有鮮明金融屬性的老建筑終于又等到了“招財進寶”的機會。
百年老建筑
用料講究精美不失霸氣
一個秋風沉醉的午后,在那家置業公司的項目負責人的陪同下,我走進這座始建于1902年、已經整整110歲的俄羅斯風格建筑。
這是一座外表方正的二層小樓,建筑面南背北,這似乎是一種入鄉隨俗的姿態——中式建筑愿意認同這個朝向,尤其是做生意,更是對于門朝南開有一種特殊的好感。樓體目測,高度似乎不及長、寬,所以小樓看上去有些短矬敦實,不過樓頂探出的木結構閣樓在視覺上的拉伸感彌補了這種缺憾。樓頂南面正中聳起一個三角形的山花,上面豎了一根旗桿,這讓小樓打眼看上去,有點像俄羅斯大公的某頂帽子。
小樓磚石木混合結構,淺黃色瓷磚照面,石材地基,窗框和樓體護角用淡粉色石材裝飾,這種石材,在天津第五大道的部分老建筑上也出現過,據說來自國外,價值不菲。房檐稍微外探,與上面的閣樓和三角形山花同為天藍色,一圈托檐石如同北極熊厚實的熊掌,整齊排列。在項目負責人提示下,我注意到,外墻瓷磚的表面與現代建筑瓷磚相似,可是厚度竟然達到六厘米,與之相比,現代瓷磚準確的說只能算瓷片。據分析,這么厚的瓷磚既是當時的流行工藝,同時也很可能出于建筑保溫的需要。
對于一座精美的建筑來說,窗戶如同畫龍點睛,這座建筑的設計者顯然在點睛之處煞費苦心,不僅將一樓擔負主要采光任務的窗戶設計成高大的、上部半圓下部長方的樣式,還在圓拱上面用石材做裝飾,使窗戶看上去有幾分粗獷和霸氣。到了二樓,設計師風格一改,將主窗從中間用半圓形拱券與石材立柱一分為二,而在窗戶上方又不厭其煩地用更大的拱券把兩個小拱連接起來。拱券線條細膩秀氣,一絲不茍。
窗框是木制的,看得出一些斑駁痕跡,項目負責人告訴我,窗框是舊時工藝,他們在上一次整修的時候,曾想過更換這些窗框,仔細研究才發現,更換的難度很大,窗框是從建筑外面先安上去的,又在上面扣上石材,除非拆下石材,否則窗框拿不下來。
身世滄桑
從銀行變身俱樂部
當三米多高的木質大門在我面前戛然開啟的時候,百年蒼涼撲面而來。
盡管一百多年間經歷多次改造,但樓內的奢華氣派仍清晰可辨。進門處,是一段石頭臺階,拾階而上,眼前是一間有高大穹頂的門廊,當時,這里應該擺放一排身材豐腴、造型各異的美女雕塑。過廊兩邊有高大的房門,通往左右兩邊的房間。
穿過過廊,又讓人有意外發現,一處八角形木質框架天井懸在頭上,舉目望去,陽光透過天井玻璃傾瀉而下,精美得讓人驚嘆,又讓人有扶搖直上的沖動。負責人告訴我,建筑內這樣的八角形天井在國內只有兩處,另一處在哈爾濱。當然,這里從開始就不是教堂,這個天井更多的功能是中央區采光和便于樓上人查看下面的情況。
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后,沙俄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扮演了“仗義”出手、幫清政府要回遼東半島的角色。不久,沙俄原形畢露,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旅大租地條約》,大連地區淪為沙俄租借地。
華俄道勝銀行作為沙俄擴張勢力的戰略橋頭堡,迅速侵入大連地區。
1898年7月23日,沙俄殖民統治當局在旅順設立華俄道勝銀行旅順辦事處,1901年升格為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
據說,華俄道勝銀行設立之初位于旅順老市區旅順軍港3號門院內。由于經費有限,存在諸多弊端。一是手續費高,當時在旅順找不到第二家銀行,居民不得不在此存款或借款,但銀行的高手續費令居民承受了很大損失,導致怨聲載道;另一個不便是,華俄道勝銀行只有一個營業點。無論你離銀行有多遠,要想辦理業務,都得跑過來,碰上道遠的,要坐半天馬車。
為了消除弊端,使資金周轉更快,沙俄殖民當局向沙皇建議“在旅順建立國立銀行分行”。1902年,一座歐式二層小樓在太陽溝建成,該行就搬進了這座樓。
誰是這家外資銀行的首任行長,現在已經無從知曉,只是可以想見,沙皇憑借軟硬兼施巧取豪奪在這里呼風喚雨時,那位行長的日子該是何等好過,他手下的鵝毛大筆享有代理國庫、代理沙俄國家銀行發行貨幣等特權,限定大連地區居民用銀元兌換沙俄盧布,兌換比價1.2銀元換1盧布——盧布成了小城老百姓的硬通貨,白花花的銀子則源源不斷地流進沙皇的口袋。俄國行長在幫沙皇賺得盆滿缽滿之余,很可能叼著雪茄,站在二樓南向唯一有陽臺的辦公室里,躊躇滿志地眺望遠方若隱若現的海面,打著如意算盤。
俄國行長的好日子沒有維持多久,日俄戰爭開始了,據說,當時日軍的一發炮彈正好打在銀行東南墻角的墻體上,把墻上打出兩個大窟窿。
日本人趕跑了俄國人,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清算關張,日本人將其改造成休閑娛樂的“千歲俱樂部”。
1915年11月26日,日本關東都督府在該樓設立了“物產陳列所”,展放圖書及多種文物,“物產陳列所”是旅順博物館的前期展館。
1945年,蘇軍進入后,接管了這座樓,后于1955年移交中國駐軍使用。
掐指算來,這座小樓作為銀行面目存在,也就兩三年的時間,但它曾扮演的角色卻不一般。史學人士把它定義為沙俄政府對中國東北地區的金融壟斷、擴張和經濟掠奪服務的地道的殖民地銀行,它專為擴建旅順軍港、修建大連港和中東鐵路提供金融支持,是大連歷史上第一家外資銀行,大連金融業由此開端。
我聽說,在樓北一米遠處,有一片裸露在地表的約30平方米的地下室頂蓋,據說下面是當時銀行的金庫,不知什么年代,金庫的門被混凝土澆筑封死,有人曾經想找到金庫的門,探究里面的情況,但是門的具體方位已經不能確知,若是蠻干、炸開金庫很可能造成整個樓體傾斜,于是不敢貿然行事。由此,金庫也成了對這座建筑的諸多猜想之一。
重現生機
將成錢幣博物館
光陰荏苒,逝水流年。
近幾年,旅順口區全面開放,百年歷史的小城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去年,旅順區委區政府加大對太陽溝街區老建筑保護和利用的力度,提出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區政府將“精心做好太陽溝街區保護、修復與利用。堅持政府主導、統籌規劃、保護優先的總體要求,對老建筑和歷史街區進行統一規劃、修復和利用。采取多種方式,推進城區內軍產建筑整體置換工作,對新華大街老建筑進行修復改造。加快把太陽溝歷史文化區建成全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位于太陽溝中心位置的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舊址建筑,現在由旅順一家置業公司負責管理和保護性開發利用,配合區政府建設旅順太陽溝歷史文化長廊的部署,他們開始著手組織對太陽溝一帶多個百年老建筑進行保護性修復和改造,一期工程包括“三館一室一中心”建設,分別是“肅親王故居舊址陳列館”、“華俄道勝銀行舊址錢幣博物館”、“旅順現代博物館”和在文化街30號“繡樓”(原德泰號商鋪職員宿舍)舊址建立公益性圖書閱覽室和市民文化中心。
那家置業公司聘請了大連文博領域的專家和收藏家作為顧問,參與到這些老建筑的開發和保護規劃中。按照計劃,在華俄道勝銀行旅順分行舊址里建立錢幣博物館,試圖利用殖民主義者在大連建的第一個外資銀行特有的環境,回溯歷史場景,通過對俄日殖民統治時期金融政策的描述,揭示其對大連及東北地區金融壟斷和經濟掠奪的歷史。該館介紹的金融歷史,將一直延續到1949年大連開始使用人民幣。
我去探訪的時候,該館正在進行裝修改造,陳列大綱正在撰寫中,工作人員介紹,該館力求集學術化、精品化、通俗化為一體,打造一座高水平的錢幣博物館,博物館現在已經收集到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展品,部分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藏品來自國外拍賣市場。明年夏天有望完成布展。
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一個坐標性的城市,旅順一直是文化和歷史學者關注的地方,本報在《大連老建筑》報道中,先后發表多篇關于旅順老建筑的稿件,在記憶中漸隱漸去的老建筑再度被人們吸引關注,在雜糅著殖民歷史與民族情結的碰撞中,是留用?是保護?是拆遷?老建筑伴隨著的是一連串現代人的思考。
有關于大連錢幣博物館相關信息,大連錢幣博物館前身是什么?的信息小編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看了這篇文章之后,你是否對大連錢幣博物館有了向往之情?趕快拿上你的旅行包,這里絕對值得一去。